新闻资讯

NEWS

G50农业产业生态系统| 首次生态思维私董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7-17 13:47:50

2025年4月15-16日,由紫荆研究院主办的G50首次生态思维私董研讨会在北京·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成功举行。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广垦农发、广垦双创、四川龙蟒福生、国联股份·肥多多、中向旭曜、新疆天物生态、广东瑞丰生态、南洋鸿基、兰晶生态、北京金必来等二十余位企业核心董事长/高管,由紫荆研究院副院长兼生态架构总顾问王瑞波老师莅临授课,围绕未来商业底层进化逻辑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G50成员带来一场“点燃思想、重建思考”的知识盛宴。


13.发布仪式.jpg

G50农业产业生态成员企业(部分)参会合影


研讨会围绕“生态型企业的认知框架”展开,强调企业必须从工商业逻辑迈向生态系统逻辑,完成从“交易型经营”向“生态型企业”的转型。王老师提出,“生态不是结构搭建,而是价值共生;不是协同动作,而是认知先行。”


现场反响热烈,多位企业家表示:“不仅打开了思路,更重构了对企业长期主义战略的理解。”课后,众多G50成员拟组建生态共创小组,围绕“项目共建”“生态共创”展开深度交流。


私董研讨会第一阶(1).jpg


01 生态思维:企业未来竞争的顶层战略

WechatIMG105.jpg

紫荆创新农业研究院副院长兼生态架构总顾问 王瑞波


“企业的成长逻辑,正在从局部资源驱动,转向生态系统驱动。”


王瑞波老师在课程中指出,当代农企所面临的挑战并非“增长停滞”,而是“逻辑错位”——仍在用工商业文明的思维方式做互联网文明时代的生意。这种错位导致的,是持续的焦虑、反复的低效,以及协同失灵。


他提出,生态型企业的核心在于三大能力:

•系统嵌套能力:能被产业链需要、协同;

•价值共建能力:能连接上下游,构建新型组织关系;

•思维进化能力:不断修正战略视角与结构设计。


在生态模型中,企业的价值不再以“份额”衡量,而以“企业增值为核心追求价值最大化”,以合作关系、因果关系、交互关系为生态型企业核心建立在“共生系统中持续演化”的顶层战略。


02 企业家认知共振:“从自己成功,转向一起成功”

微信图片_20250717141335.jpg

广东广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杰


蔡杰提出,当前农业的核心难题并非资源瓶颈,而是体系设计复杂、协同机制缺失。他分享了广垦在构建“订单驱动、科技赋能、全链条联动”农业孵化平台的经验,并指出:


“如果没有一套产业生态共建的顶层逻辑,国企的资源很难与民企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作为国企负责人,蔡杰坦言虽然理论上国企的资源与民企的专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应该能够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但在实际与民企合作中面临诸多现实障碍,但也正因此更加需要像G50这样的“产业生态共建平台”来搭建共识、平衡机制、推动协同,以实现资源参与不干扰企业专业性,打造“共生、共享、共赢”的生态型合作机制。


微信图片_20250717141346.jpg

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敏


作为一家从“单品冠军”走向“产业系统赋能者”的农业企业,王敏表示:


“G50这堂课让我们意识到,资本、技术、产品只是手段,而生态共建才是方向。”


他强调,未来的龙蟒将不再只是销售“产品”,而是与合作伙伴共建“生态赋能系统”——通过技术输出、模式联合、产业链接,在农业产业生态链中扮演一个“能持续被需要”的节点。


微信图片_20250717141351.jpg

北京金必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付荣军


“我以前理解的合作,是谁能帮我,现在理解是,我们能不能共同建造一个更大的价值网络。”付荣军表示,此次研讨会让他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系统协同”,并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家企业从技术输出方,变为生态构建者。


他提出一个关键变化:“以前我们谈合作,是对接资源;现在我们谈合作,是共建生态。”


微信图片_20250717141355.jpg

南洋鸿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俊刚


马俊刚指出,农业行业长期被“信息孤岛”与“价值链分割”所困。G50农业产业生态作为平台的独特性,在于它不仅提供资源共享机制,更重要的是:


“它促成了一种生态级的价值共识,让我们知道‘可以这样协作’,也知道‘协作可以带来增长’。”


他强调,在农业农资当前的大环境下,G50平台打破常规思维方式,链接产业盲区,帮大家快速看清产业生态共建是实现农业破局或让企业、社会提质增效的新路径。他尤其指出,G50在产业形态上提供了“生态级协同”的新思路:“这里不是讲方法论,而是不断更新底层认知。”


WechatIMG111.jpg

G50农业产业生态系统 私董研讨会·进化一


与有思想的人,共建有温度的产业生态系统。


在长达7小时的课程与研讨中,G50企业家们不再仅仅讨论产品、销售和利润,而是共同探讨“价值共生、系统构建、长期主义”的底层逻辑与顶层战略。


私董研讨会不是答案的提供者,而是问题的聚焦者。


思维的碰撞,不止为企业寻找方向,更为产业激发希望。


生态不是某一类企业的专属,而是每一个农企在未来农业中的共同课题。